搜索产品搜索文章

鄂电 GIL 超声波局放监测系统:构建电力设备状态感知网络

行业新闻 420

在特高压输电网络的复杂生态中,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(GIL)作为电能传输的 “主动脉”,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电网安全。鄂电研发的 GIL 超声波局放监测系统,通过分布式感知、智能化分析与网络化联动,构建起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状态感知网络,让高压设备从 “被动巡检” 迈入 “主动预警” 的智能时代。​

分布式感知节点构成了网络的神经末梢。与传统单点监测不同,该系统在每 20 米 GIL 管道上布设一组超声波传感器阵列,每组包含 3 个高频探头与 1 个振动传感器,采样频率达 1MHz,可捕捉局放产生的 40kHz-100kHz 特高频声波信号。这些传感器采用磁吸式安装设计,无需破坏设备本体,在 ±80℃的极端环境下仍保持稳定工作。在湖北某特高压变电站,12 公里 GIL 线路共部署 600 个感知节点,形成每 0.5 立方米空间 1 个监测点的高密度覆盖,任何局部放电活动都难以遁形 —— 当绝缘缺陷引发 0.1pC 的微弱局放时,系统可在 3 秒内完成信号捕捉与定位,精度控制在 ±1 米范围内。​

边缘计算与云端协同构成网络的 “决策中枢”。每个感知节点配备边缘计算单元,内置 16 位 AD 转换器与局放特征库,能实时过滤机械振动、电晕干扰等无效信号,将有效数据压缩率提升至 1:20。筛选后的特征值通过 5G 工业网关上传至云端平台,采用改进型小波分析法提取局放信号的幅值、相位、脉冲数等 12 项特征参数,结合历史数据建立趋势预测模型。在武汉换流站的应用中,系统通过分析连续 72 小时的局放数据,提前 5 天预测到某相 GIL 的绝缘老化趋势,为检修赢得关键窗口期。这种 “边缘端快速响应 + 云端深度分析” 的架构,既解决了海量数据传输的带宽压力,又保证了诊断的精准性。​

鄂电 GIL 超声波局放监测系统:构建电力设备状态感知网络

鄂电 GIL 超声波局放监测系统:构建电力设备状态感知网络

跨系统联动机制拓展了网络的感知边界。该系统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通过 IEC 61850 标准协议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、设备管理系统实现无缝对接。当监测到局放信号异常时,自动触发三级联动:初级预警推送至运维人员手机 APP,同步显示故障位置的三维模型;中级预警联动 GIS 系统,标记周边设备的关联影响范围;高级预警则直接触发断路器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,确保负荷不间断供电。在 2023 年夏季用电高峰期间,该系统成功将某 GIL 设备的故障处理时间从传统方式的 4 小时缩短至 58 分钟,减少停电损失约 230 万元。​

鄂电 GIL 超声波局放监测系统的价值,不仅在于实现了单个设备的状态感知,更在于通过网络协同构建了电力系统的 “数字孪生体”。当 600 个感知节点如同神经末梢般持续传递信息,当边缘计算与云端分析如同大脑般精准决策,特高压电网便具备了自我感知、自我诊断、自我修复的智慧能力。这种从 “点监测” 到 “网感知” 的跨越,正是电力行业迈向智能化的关键一步,为构建更可靠、更高效、更绿色的现代电力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上一篇: 下一篇:

相关推荐

您好!请登录

点击取消回复
    展开更多
    网站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