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电特高频局放监测装置与传统局放检测手段的对比
141局部放电是电力设备(如变压器、GIS 设备、电缆)绝缘劣化的早期信号,及时检测局放可有效规避设备击穿、停电等重大故障。传统局放检测手段(如离线耐压试验、超声波检测、脉冲电流法)曾长期服务于电网运维,但存在 “停电依赖、抗干扰弱、覆盖有限” 等局限。鄂电特高频...
查看全文搜索产品搜索文章
一、背景与目标
电缆接头是电力系统中的薄弱环节,长期运行中易因绝缘老化、工艺缺陷或机械应力引发局部放电(PD),最终导致绝缘击穿事故。传统停电试验无法实时捕捉潜伏性故障,本方案旨在:
实时在线监测:通过高灵敏度传感器捕捉接头局放信号;
精准状态评估:结合多源数据诊断绝缘劣化程度;
预测性维护:提前预警故障,减少非计划停电损失。
二、监测技术方案
1. 多传感协同监测
特高频(UHF)传感器:安装于接头接地线或屏蔽层,捕捉≥300MHz的电磁波信号,定位精度≤1m;
高频电流互感器(HFCT):卡扣在接地线,检测局放脉冲电流(频带3-30MHz);
超声波(AE)传感器:贴合接头表面,识别机械振动型局放(适用密封环境);
温度传感器:辅助监测接头过热(局放常伴生热效应)。
2. 智能诊断系统
边缘计算节点:就地处理原始数据,提取放电量(pC)、相位(φ-q-n图谱)、重复率等特征;
云平台分析引擎:
模式识别:对比典型放电图谱(悬浮放电、沿面放电、气隙放电等);
趋势分析:基于历史数据预测绝缘劣化速率;
多源融合:综合电、声、热信号降低误报率。
电缆接头局部放电监测与状态评估方案
三、状态评估流程
评估维度:
Ⅰ级(正常):放电量<100pC,无增长趋势;
Ⅱ级(关注):100-500pC,需增加监测频次;
Ⅲ级(缺陷):>500pC或月增幅>20%,安排带电检测复核;
Ⅳ级(危急):放电量剧增或伴随温度异常,48小时内停电检修。
四、实施步骤
现场勘测:确定接头类型(中间头/终端头)、敷设方式(直埋/隧道);
传感器部署:
UHF传感器间距≤5m(电缆沟道);
HFCT与接地线紧密耦合;
系统联调:
背景噪声测试(排除开关操作干扰);
注入校准信号验证灵敏度;
数据闭环:监测→诊断→报告→检修→效果回溯。
五、方案价值
安全提升:提前2-6个月预警潜伏性缺陷,避免爆燃事故;
运维优化:减少80%计划外停电,检修成本下降40%;
寿命管理:建立接头绝缘老化模型,延长电缆寿命30%以上;
智能决策:生成状态评估报告,指导资产更换优先级排序。
技术亮点
抗干扰设计:脉冲分组+相位滤波抑制环境噪声;
自适应阈值:根据运行负荷动态调整报警门限;
移动端管理:通过APP推送预警信息及定位地图。
本方案适用于10kV~220kV电缆网络,特别针对城市核心区、高铁供电、新能源汇集站等高可靠性场景,为电网智能化运维提供核心技术支撑。
局部放电是电力设备(如变压器、GIS 设备、电缆)绝缘劣化的早期信号,及时检测局放可有效规避设备击穿、停电等重大故障。传统局放检测手段(如离线耐压试验、超声波检测、脉冲电流法)曾长期服务于电网运维,但存在 “停电依赖、抗干扰弱、覆盖有限” 等局限。鄂电特高频...
查看全文在电力系统中,高压电缆作为传输电能的重要设备,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局部放电(简称局放)是高压电缆绝缘系统中常见的现象,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,可能会逐渐侵蚀绝缘材料,降低绝缘性能,最终导致绝缘击穿等严重事故。因此,高压电缆局放...
查看全文风电行业随着快速发展,风机设备长期运行在复杂工况下,齿轮箱、轴承、叶片等关键部件易因振动异常导致磨损、断裂甚至 catastrophic failure(灾难性故障)据。
查看全文
提交表单咨询
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联系您